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汽车观察第5期:新势力年销量欲破10万,扭亏为盈可期?

   2021-12-10 时代投研880
导读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陈鑫鑫11月份(11月1日—11月31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56%,新能源汽车指数(Wind)上涨了10.8%,跑赢沪深300指数12.36个百分点。1-11月份,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整体上涨54.91%,跑赢沪深300指数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陈鑫鑫



11月份(11月1日—11月31日),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56%,新能源汽车指数(Wind)上涨了10.8%,跑赢沪深300指数12.36个百分点。1-11月份,新能源汽车指数指数整体上涨54.91%,跑赢沪深300指数62.19个百分点。



11月份新能源汽车指数成分股中,涨幅前三分别为正海磁材(91.93%)、得润电子(49.58%)、长鹰信质(46%);跌幅前三分别为多氟多(-21.48%)、天赐材料(-18.15%)、新宙邦(-15.46%)。



销量方面,据乘联会数据,新能源乘用车在11月零售销量达到了37.8万辆,环比增涨19.8%,同比大增122.3%;1-11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为251.4万辆,同比增涨178.3%。



热点事件评论



【新势力11月销量普涨,“蔚小理”从长计议】



随着芯片短缺危机的缓解,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在11月迎来一轮普涨。其中,小鹏汽车(XPEV.N)、理想汽车(LI.O)、蔚来(NIO.N)、哪吒等4家企业在11月的销量均超万辆,分别为15613辆、13485辆、10878辆、10013辆,同比分别增长270%、190.2%、105.6%、372%。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这几家新势力的月均销量破万辆,意味着它们的年销量就能突破10万辆。而有了这样的产销规模,企业便可以获得‘产业链话语权’,更合理地控制采购成本和节奏”。 相比之下,被视作二线梯队的威马、零跑,尽管离年销10万辆的“生死线”还有不小的距离,但仍然按照各自的节奏朝着这个目标进发。数据显示,11月,零跑、威马的销量分别为5628辆、5027辆,同比分别增长236%、66.6%;今年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5314辆、39095辆,按照目前的增长势头来看,两家新势力今年的销量规模将近5万辆。(中国经济网)



点评:



年销量破十万辆后,新势力便有了与传统燃油车企般利用规模优势较大幅度降低成本的能力,率先取得规模优势的车企将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2021广州车展:老牌新势力秀肌肉,新品牌积极“迎战”】



11月19日,第十九届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在全面碳中和的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依旧是本届车展当之无愧的主角。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沉淀且已经具备一定市场规模的蔚来、小鹏、威马、哪吒等新势力品牌,已经褪去了早年的青涩,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大秀“肌肉”,不仅推出了多款重磅新车型,而且还有公布了众多核心造车技术,俨然已经步入造车2.0时代。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向好,沙龙、飞凡、轻橙时代等新品牌也借此走向台前,与老牌新势力们一起加入新能源造车的洪流。(盖世汽车)



点评: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有比亚迪等传统豪强,更有蔚小锂等老牌新势力,还有一众新品牌涌现,老中青不断代,且成绩普遍不错,这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弯道超车的信号。



【寒冬袭来,工信部召开电动车低温应对会议】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电动汽车低温应对工作座谈会,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十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等,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共同研究商讨对策,做好技术保障和工作预案准备,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汽车公社)



点评:



冬季的电动车无论从使用便利性,还是用车成本来看,并不能体现出它的优势,反而会造成用户极大程度上的不便。但对于一个尚处发展中的行业而言,有痛点是正常现象,这个问题也并非完全无解。因此由政府引导下,全行业进行技术改革,是加速解决低温续航难题的良策。



【特斯拉上海工厂再扩产:明年4月完工,新车型量产提上日程】



11月27日,从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特斯拉(TSLA.0)针对上海超级工厂(一期)第二阶段的产线优化项目进行环评公示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环评报告显示,该产线优化项目投资总额高达12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8500万元,占比7.08%,预计今年12月动工,明年4月完工。特斯拉在环评报告中还表示,公司已对项目完成碳足迹和碳排放核算。(盖世汽车)



点评:



上海工厂已成为特斯拉产能严重不足下的救命稻草,其投产速度震惊世界,如今特斯拉销量仍在上涨,上海工厂的扩产也在预料之中。特斯拉上海工厂彰显中国制造的实力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齐全。



【丰田将与比亚迪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将使用刀片电池】



据外媒报道,四位消息人士透露,丰田汽车(TM.N)将于明年底在中国推出一款纯电动小型轿车,并将向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比亚迪(002594.SZ)寻求关键技术,双方将生产出一款价格合理、空间宽敞的新车型。其中两位知情人士称,多年来丰田一直在努力开发一款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成本竞争力,且不影响舒适性的小型电动汽车。消息人士称,这一突破主要归功于比亚迪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盖世汽车)



点评:



过往多年,国产车企技术薄弱,特别是起步阶段,需向国外车企寻求合作,才有能力开发出消费者接受度高的产品,也因此形成合资车企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而如今,丰田这家老牌车企竞也要向国内车企比亚迪寻求技术合作,这或是我国车企国际地位反转的代表性事件。



【传合众新能源考虑在香港IPO,加入威马零跑行列】



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合众新能源汽车正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加入了众多考虑在香港上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行列。知情人士称,合众最早可能于明年在香港IPO,当前正在与顾问们进行合作。另外,据称威马汽车也计划在香港进行IPO,可能筹集约10亿美元资金,最早将于明年进行。知情人士表示,两家公司的筹资规模和时机等细节尚处于初步讨论阶段,仍有可能改变,最终也有可能决定不推进香港IPO计划。(盖世汽车)



点评: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行业景气度极高,资本市场也给与较高的估值,趁此时机IPO上市,有望融得更多资金。



【小米动力电池业务再下一城】



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其他电池制造等。可以看到,从整车制造、电机及零部件到锂电池研发制造,覆盖整车生产多个关键环节,旨在“复制”其手机产业生态链的思路,打通电动汽车产业链各环节。(高工锂电)



点评: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造车与造手机有了更多的共同点,给了小米进军汽车产业链的机会。小米有望复制其在手机及电子产品上的成功,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宁德时代或与阿根廷能源公司YPF建合资企业,共同开发锂资源】



据外媒报道,阿根廷国有能源公司YPF正努力进军该国蓬勃发展的锂行业。11月25日,YPF公司会见了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00750.SZ)的高管,双方讨论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计划。YPF总裁Pablo González表示,该公司“很可能与宁德时代建立合资企业”。YPF主要专注于该国大型Vaca Muerta页岩地层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不过它也开始涉足锂矿领域。他补充说,YPF正在阿根廷Jujuy、Salta和Catamarca等可能存在锂矿的地区进行勘探,并将寻求投资者帮助开发这些锂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5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