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王方玉
出品 | tide-biz
在2020年底的一次采访中,主持人小雅问张坤:当年的毒奶粉事件你怎么看,你当时有买伊利吗?
张坤如实回答没有买,原因是:
伊利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时间进入到2021年三季度,张坤却花了将近40亿元大举买入伊利股份(SH:600887),位列其重仓持股之一。他非常直接地食言了。
在此之前,张坤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基金净值的变化,从“全世界最好的坤坤”到“坤狗”的风评变化,甚至要比他对伊利的投资转变来得更加剧烈。
来自市场与舆论的双重压力之下,价值投资者们陷入绝境《“价值投资者”的绝境》。而张坤作为少数几个“千亿级”顶流公募基金经理之一,成了基金投资者们的集中吐槽对象。
一些投资者开始对高端白酒赛道充满不屑,一些投资者开始对价值投资的理念表示质疑。更有一些人短线操作赚到些利润,对于更具体系化、理论化特质的机构投资者投去轻视目光。
对于管理资金超千亿的张坤来说这并非好消息,在这种环境下作出的调仓、建仓的决策就变得更加艰难。如他自己所言,“错过一百个机会,都不是你的错,但做错就是你的错。”
在2020年-2021年之间,张坤分别买入过中炬高新、美年健康、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兰生物等股票,每次调仓都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这些操作并没有全部成功,一方面是由2021年恶劣的投资环境所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否与巨大的工作压力有关,就不足为外界所知了。但2021年从头到尾,他也没有投向任何新能源、芯片等热门赛道的个股。
幸运的是,随着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等白酒企业股价的回暖,张坤已经开始逐渐脱离公众情绪的漩涡。
01 人性难胜
张坤仍难以避免地被部分投资者质疑。
能够成为中国唯二管理千亿资金规模的基金经理,显然不是一句“买茅台”能够总结的。
张坤曾经用很多“篇幅”来向外界解释自己对上海机场(SH:600009)的投资。对于一个看重ROE、看重品牌价值护城河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强调在心理上非常微妙。
我们可以理解为,他隐约要通过对这家重资产公司的成功投资,向外界证明自己不仅会投资白酒。换言之,并非仅是白酒造就了张坤顶流基金经理的地位。
好巧不巧的是,因为疫情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机场股价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正常回调,开始逐渐演变为大幅度的下跌,并随着疫情的多次反复而受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