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零距离》是车市物语旗下自媒体,每天提供最新鲜的汽车零部件和智能网联相关资讯。
凌晨4点,老方驾驶新能源车,抵达顺义区牛栏山镇一个配备公共充电桩的停车场。此时,10个充电桩,只剩1个空位。
随着气温不断走低,在冬日里,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也大受影响。记者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国家电网私桩的新能源车主,脑子里始终盘算着——哪有儿空闲的桩?电费便宜不便宜?充电要不要停车费?
“充个电,跟偷地雷一样刺激。”
上周四凌晨,北京城天气突变,雨淅淅沥沥,还夹着点雪。在谁都不愿意出被窝的钟点,老方硬着头皮爬了起来。“我这辆车,平时充满电能跑300多公里,到冬天,续航里程降三分之一,只能跑200多公里。基本上两天就要充一次电。”
牛栏山幼儿园旁边,有一块很大的停车场。凌晨时分,这里光线很暗,但是能看清,停车场西侧有10个充电桩。它们是附近很多新能源车主“争夺”的充电目标。
“就剩一个空的了,赶紧充上吧。”凌晨4点,老方摸着黑驶入停车场,10个充电桩前,9个停着车。他熟练地把车停在唯一空闲的充电桩前,充电枪接好,充电桩上的绿灯变成了红灯,开始充电。
红灯,表示充电桩正在充电;绿灯,则表示空闲状态。老方瞪大眼睛,凑近仔细看了看,10个充电桩,有7个亮着空闲的绿灯。
“这地方停车不要钱,这些车都搁一宿了。”老方解释,有一些新能源车主,头一天晚上就把车停在这儿充电。电充着车一锁,人回家睡觉了。10个桩,经常就被这么占着七八个。从夜里11点到早晨7点,是电价波谷期,每度电比波峰时便宜6毛钱左右。所以,很多车主,喜欢在这期间充电。
“但是这些车占着位不走,别人也没法充啊。”
到早晨6点,老方的车终于充满了。一辆等了很久的出租车,接替了宝贵的空位。有很多出租车司机,每天从顺义出发进城拉活。他们要保证,车辆在出发前满电。
这时候,雨夹雪渐渐停了。早起的新能源车主,开着车,一辆一辆进场。可供他们等待的空位,始终只有两三个。“我看着手机APP,这里空闲的桩不少啊。来了才发现,都被占着呢啊。”一个的姐很无奈,车的电量所剩无几,她只能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