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传统的汽车燃料为动力的汽车,又或者是使用传统的汽车燃料,但是使用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装置,将汽车动力控制与驱动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形成先进的技术原理,以及具有新结构和新技术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以及其他例如高效储能器和二甲醚等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及特点
第一阶段:研发启动阶段
在“八五”时期,主要的项目是解决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九五”时期,开始试行示范运营,并且启动了清洁汽车行动项目,其重点是将燃料汽车清洁化,解决燃气汽车的关键技术并且发展成为产业化,同时确定了12个清洁汽车模范城市。
第二阶段:研发布局阶段
“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技术专项”,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最大的科技项目之一。“十一五” 期间,清洁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被纳入863计划,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立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为“三横”。“三纵三横”和能源供应、标准检测、集成示范“三大平台”构成了一个矩阵技术的创新体系。
第三阶段:产业转化阶段
2009年1月,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启动了十座城市和上千个节能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提供财政补贴的方式,历时3年左右,每年将有10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来开展试行运营。
第四阶段:加快发展并不断规范阶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 -定的规模,并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伴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等措施,从而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进步,加强财政金融补贴体系建设,净化整体产业发展的环境,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当今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能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正在日渐激化。我国汽车销售量正在持续快速增长,汽车保有量也在不断增加,致使我国的石油消费量也在逐渐攀升,对石油的依赖也在高涨。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我国汽车产业在长期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随着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了能源短缺的危机,同时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由燃料汽车排放出来的温室气体的比例也在上升,因此汽车给全球变暖带来极大的影响。
总之,新能源汽车代表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这是全球汽车领先国家和汽车制造商共同的战略目标。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上看,着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手段。因此,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促成其产业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