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易车:补贴退坡,新能源经销商遭遇“寒冷期

   2021-12-29 旷世1140
导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市场新车累计销量达234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双双接近3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0%。尽管市场欣欣向荣,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市场新车累计销量达234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双双接近3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40万辆,同比增长150%。尽管市场欣欣向荣,但硬币的另一方面却是以北京为代表的重点新能源区域市场发展仍面临“难点”。“易·车志”与一线城市数家经销商及资深行业内人士进行了沟通,并发现在“缺芯潮”导致的产能不足背景下,购车指标集中释放、新车限购、补贴退坡,仍不同程度的困扰着经销商。


指标调控下,获客成本持续攀升

在新车限购政策下,购车指标的管理核心是延后需求、批量释放,因此限制了购买力的均匀释放,重构了供需关系的平衡;另一方面,指标释放的时间和方式对经销商的渠道策略构成挑战,导致购车需求必然在“释放”时点出现“拥堵“,对获客成本带来压力。在北京,这一现象格外显著。

与上海、广州不同的是,北京新能源车牌实行“轮候制度”,购车指标的释放具有周期性、集中性、爆发性的特点,既考验车企的产品力,又对渠道的销售转化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1月1日,北京公布了2021年指标配额情况,普通指标4万个,新能源指标6万个,合计10万个。6月开始,指标分批次公布。根据指标释放流程,5月底成为指标集中释放的时间节点,潜在消费需求集中在此时出现,大量购买力需要得到释放。终端门店压力显著,车企和经销商开启“竞技场模式”。


2020年疫情期间,为短期拉动销量采取的大范围“贴钱试驾”,成为各品牌争夺客户的“利器”。今年,北京市场的“贴钱试驾”又一次风起,某一线新能源品牌经销商店总赵经理向“易·车志”透露,由于接近年底,指标基本释放完毕,进店人流量明显缩减。“从10月开始感受到寒意,与6月时每天进店100多组客流高峰形成鲜明对比,这段时间即便是周末,每天也只有50到70组客流,平日则寥寥无几。”

尽管与去年相比,北京释放的车牌指标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但赵经理表示,店内的获客成本却已经由去年年底的1040元/人上升至今年的1200元/人,与指标释放高峰期的激烈竞争有很大关系。“秋收冬藏”的销售节奏使门店获客成本直线上升,也让造成了落差极大的客流量变化。

“我们收到的消息说,明年指标释放时间跟今年差不多,也就是说,很可能从现在一直到5月,店里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客流增长。这个冬天对我们来说,格外寒冷。”赵经理无奈的说道。

政策交迭期,补贴变化影响消费信心

不过,北京的区域市场具有很强特殊性。在北京以外,指标管理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有限。比如,上海市就要求新能源购车客户拥有充电桩,不过相比“排号”购车,这一限制的回旋余地很大。实际上,车主通过小区或单位开具“新能源车充电证明”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另外,在上海还有特殊的新能源车型限制。上海某新势力汽车经销商向易车透露。“今年年中开始,五菱宏光MINIEV就上不了绿牌了。不过,对于政府限制十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消费,对这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的需求抑制并不明显。”


同为限牌限购城市,相比之下,广东地区近年来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指标管理越来越宽松且人性化。今年11月,广东宣布逐步放宽广州市、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上牌指标限制。2021-2022年,广州市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至8万个;深圳市则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

一位业内人士向“易·车志”表示,在广州市,单位和个人需要办理新能源车辆登记的,凭车辆信息可以直接申领新能源指标,只要购买的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所列的中小客车,就可以申请新能源指标,没有社保、居住证等要求。由此可见,在北京以外的主要限牌限购城市,指标管理并未导致获客焦虑。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82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