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如破竹,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有望突破3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市场渗透率2021年前11月高达12.7%,有望在2022年提前实现国家制定的20%渗透率的目标;1—1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52%,11月占比更是接近6成;补贴的拉动作用日渐减弱,私人消费占比已接近8成,消费动能转换已基本完成;新能源汽车增幅超过燃油车,显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替代作用……
新能源汽车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扩张,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新生问题,相关政策与制度也在及时跟进与调整。进入2022年后,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也将会发生3个全新的变化。
专属保险上线
此前,新能源汽车保险一直游走在汽车商业保险的“灰色地带”,动力电池、电机、充电桩等全新结构与业态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尚未纳入理赔范围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起火自燃、电池故障、充电问题等燃油车时代未有的相关案件逐步显现,完善新能源汽车保险理赔条例的呼声水涨船高。
为此,12月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把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目前较为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纳入到了商业保险范畴之内。
此外,《专属条款》还把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车身、“三电”系统(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的直接损失,进行了约定赔偿。保障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等全过程。
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还在《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等附加险中,把充电桩等辅助设备自身损失以及设备本身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加入到了全新的保险险种中,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的适用性,并考虑到了外部电网输变电故障、电流电压异常等导致的车辆损失。
在新能源专用车险上线后,市面上出现了部分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的问题,有些高端车型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80%。但据保险业相关人士介绍,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情况属实,但有涨有跌,不同车型会有不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