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欧洲新能源超中国?辛国斌称应理性看待

   2021-12-22 北京越野670
导读

第二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在会上就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的理性思考我国新能源汽车

 

第二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在会上就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的理性思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补贴下降等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达到120.6万辆,同比下降4%,尤其是今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0万辆,比中国多1.4万辆,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对此,辛郭斌表示,要理性看待。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经历快速增长后才经历了阶段性下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整体仍持欢迎态度。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中国各大汽车企业基本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正向研发体系,基于新设计的纯电驱动平台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此外,补贴下降对市场的影响是暂时的。为积极应对疫情,中国政府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和购置税优惠政策延长两年。同时,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工信部等部门还组织新能源汽车下乡,这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稳步发展。今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已恢复到每月近10万辆的消费水平。


“数据来源:保额”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还存在创新能力弱、整车成本高、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多等突出问题。信郭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强化发展方向,做好中长期规划等顶层设计,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的协调衔接,推动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整体深度融合发展,引导资源汇聚形成共同发展合力。二是提升供给质量,聚焦降本提安等核心问题,持续攻关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先进实用产品,加快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三是要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公共交通、租赁、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提升,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鼓励换电模式创新发展,完善充换电、停车、过桥等优惠政策,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网络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


在智能网联方面,处于商业化初期,技术演进迅速,产业布局加速。从产业管理的角度,鑫郭斌指出:一是要坚持循序渐进,自动驾驶从L1到L5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尊重技术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


“目前很多新上市的车型都配备了L1和L2的辅助驾驶系统,这是现阶段比较合理的发展节奏。但有企业公开宣称,L3级及以上的先进自动驾驶系统,未经法律法规许可和充分的实验验证,就正式投入量产,这大概并不严谨。我们必须始终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经过各种场景和使用环境的测试验证,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否则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欲速则不达。”


二是坚持车路协同。要实现全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汽车去解决,还需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道路改造等基础支撑,建立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数据无障碍交互,从而有效解决自行车智能化的能力盲点,从而加速实现产业化应用。近日,北京宣布建设高等级自动驾驶示范区,这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三是坚持融合创新。智能联网汽车是汽车、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软件、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需要跨行业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汽车及相关产业要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标准,形成统一的数据接口,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建成近20个智能联网汽车试验区,还需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实现标准统一和数据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智能联网汽车的发展在道路交通管理、地图测绘、网络安全等方面也面临法律和监管障碍。相关部门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达成了良好的共识。下一步,要把这些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发挥跨领域、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优势,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推动中国品牌汽车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值最大,产业链最长,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最多。汽车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相关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相关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均在10%左右。


客观来说,中国品牌汽车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市场份额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从2021年的峰值达到43.9%,2021年达到39.2%。今年1-8月,进一步降至36.2%。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最迟到2022年,乘用车领域的外资股限制和合资企业数量将被取消,中国品牌汽车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国品牌汽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有两个典型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时期。吉利、奇瑞等企业依靠性价比高的产品抢占经济型乘用车市场。第二阶段是在市场快速增长时期大力发展合资品牌车型相对较少的SUV,实现错位发展,市场占有率最高时达到60.2%。下一阶段,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机遇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同时,要努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实现品牌向上发展。


首先是产业链升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企业在传统汽车产业链上差距较大,但在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要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表明,品牌推广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和长期推广的战略任务。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车型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打造新品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汽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坚持全球发展理念,共同维护汽车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在R&D、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和务实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水平发展,推动形成全球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发展格局。


辛表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世界上最开放的汽车市场。欢迎世界各国企事业单位继续来华投资,共同开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水平开放合作新局面。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7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